注册  |  登录
声明

董配永,让循环经济真正循环起来

2018-11-30 11:30:40    来源:中国网科创    

——华夏董氏兄弟集团循环经济纪行

近年来,中国的垃圾问题已越来越严峻。每年近10%的垃圾增长量,2/3的城市被“垃圾围城”,较为粗放的处置手段,进展缓慢的垃圾分类,不仅离“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相距甚远,也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阻碍。

“垃圾原本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某个人、某些人眼中的垃圾,在另一个人、另一些人眼里其实就是宝贵的资源,甚至能成为美妙的艺术品。”华夏董氏兄弟集团董事长董配永如是说。

如何对待“垃圾”不仅是管理者的智慧,更是每个人尊重自然、尊重规律,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体现。

董配永做客中国网

2017年8月24日和9月20日,董配永分别为家乡滦县横渠实验中学、九百户镇大井峪小学捐赠了800张上下两层床铺和100多套学生课桌椅。同时捐赠的还有自行车。与许多捐赠不同,这些看上去有些陈旧但却结实的床铺和桌椅、自行车却是来自一个个垃圾场,经过集团马矿公司的精心加工修理、刷漆后,曾经的“废物”却焕然一新,也帮助学校解决了大难题。

“垃圾本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董配永在捐赠仪式上表示,“我们希望以此活动做出一个表率,通过垃圾资源化处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化腐朽为神奇。”

每天清晨,华夏董氏兄弟集团员工都会来到附近街道的垃圾中转站、再生资源回收点,从一车车垃圾中将各类物资进行分类回收。自行车、废纸片、旧家具、锈迹斑斑的钢铁、甚至破碎的玻璃……这些很多人认为的“破”东西被仔细地挑选出来,再分别送到不同的地方进行加工处理。

以上述捐赠的自行车为例,这些在北京被随意丢弃的“僵尸车”在分拣后被运到位于唐山的循环经济产业园中,几道工序下来,“缺胳膊少腿”的自行车焕发新生。

董配永认为,垃圾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地上长出来的,是人们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是完全可以治理的。要通过源头分类回收、资源化处理,形成循环经济产业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他的眼里,所有的垃圾都在讲述一段故事,它们有的为平凡的周遭添加色彩,有的本身就是故事,或唯美,或传奇。

董配永说:“世界上原本没有什么是垃圾,修旧利废是最基础的利用,只是近年来被忽视了。希望用我们的行动能重新唤起这种意识,让社会重新把所谓的‘垃圾’当作资源与财富来看待。”

董配永让垃圾变得不凡。

让勤俭节约成为社会共识

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进军。这是董配永和他的华夏董氏兄弟集团企业转型的战略决策,让循环经济真正循环起来形成闭环。

灵魂的伟大,不在于场所是否豪华。董配永就是这样的实例。

金隆基大厦,在王府井步行街的北头,是华夏董氏兄弟集团总部所在。该区域算得上北京市最繁华地段,可谓寸土寸金。走进大楼,董配永的办公室朴素简洁。

走廊里的墙壁上:“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敗由奢”“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人类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等座右铭式的警示语,彰显出特殊的企业文化。

董配永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情势,让你不会把他和别人混淆起来,美髯儒雅,眼睛里透着睿智。

一个铁盖的罐头瓶,是董配永饮水用的杯子。陈旧的蓝T恤衫,行头素雅且简单。

“这个玻璃罐头瓶我用5年了,你看这不是很好吗?喝水一样解渴,还能用好多年。”董配永手举着杯子说。“万物皆可用,成物不可毁。成由勤俭败由奢。好好的物件为什么要扔掉啊?我痛恨和鄙视那些有钱就挥霍浪费,鄙视住豪宅、坐豪车、吃盛宴,甚至把买飞机、玩游艇当时尚的人。地球是一艘大船,毎个人都有一个船舱,所有的人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如果某人把自己的船舱凿漏了,那么整个大船就要沉没。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把耕地占没了,把环境污染了,全世界的印钞机一天24小时不停地运转,能印出一粒粮食、一滴淡水么?我们要通过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留下蓝天碧水、鸟语花香的生活环境。‘思忧忧不至,忘患患必生’”。董配永激动地说。

在日常,董配永看到垃圾堆上、废品回收站里很多好端端的物品当成废物毁坏扔掉,就痛心疾首。近几年,董配永着眼于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保护环境这个全局性大问题,在公司里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构想,集团总部和各单位开始成立公司、办加工厂,开展垃圾源头分类回收,积极探索垃圾产业化处置、资源化利用之路。目的就是珍爱世间万物,让有限资源无限循环,让社会财富永续利用,让民族薪火世代相传。

正是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行为,董配永才更认识到资源环境的重要性。危机感与使命感,驱动着他前行。

入住王府井写字楼开始,董配永要求走廊要少开灯,更是对公用卫生间进行了改造。

按照原本格局,公司总部几层楼的数十间办公室都带有独立卫生间,耗费大量生活用水。2009年,董配永专门斥资将其拆除改造,在一个楼层建起了公用洗澡间、卫生间。为循环利用水资源,他还找人重新设计了下水管线,将用过的洗澡水引来冲刷厕所。集团所属各单位也都实行“厕所革命”,取消抽水马桶,解决了扔一个烟头、吐一口痰、撒一泡尿就浪费一箱水的问题。粪便收集起来做农家肥,用于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既节约了大量淡水,又减少了地下水污染。

类似的细节,在集团内部比比皆是——为减少化学洗涤品用量、防止水源污染,集团自制环保肥皂、牙粉发给职工使用;食堂用麦麸子清洗餐具;每个公司要求做到垃圾分类投放;每到冬季,所有公司合署办公,节约大量能源。

对于一个经营收入很好的企业来说,这种行为对自己未免有些过于严苛。

笔者在黑龙江绥棱见识过他广袤的农场,走进他王府井的世界看到自律和理性,是董配永骨子里自带的底色。

董配永说:“资源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依靠,是子孙后代的生命保障。今天你多浪费一点,明天你的子孙就少享用一点;今天你以挥霍资源满足自己的私欲为荣耀,明天你的子孙就会因资源匮乏、环境恶劣,危及生存而痛苦。”

自2014年开始,董配永就要求集团所属各公司必须成立废旧物资回收公司。从此,搞好废旧物资回收,实现垃圾变资源化利用便成了整个集团的制度化、常态化工作。

办公室副主任刘万钧向笔者介绍了董配永惜物的点滴:

晨练归来不空手。董事长有晨练的习惯,一年四季风雨不误,尤其是在东北绥棱农场、海南农场、唐山马矿等地。每次晨练回来的时候,他都会把看到的塑料瓶、塑料袋、纸壳、烟头等垃圾捡回来。

住进宾馆少洗澡。董事长经常教育我们员工节约用水、用电,不要随便浪费,他自己更是做到了极致。住宾馆,很少洗澡、洗衣服,就是怕浪费水。

拒绝一次性用品。生活中,一次性用品种类繁多,董事长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外从不使用。外出时总是自己带脸盆水杯、牙刷牙粉、拖鞋等,拒绝使用免费提供的一次性用品。

倡导使用旧物品。董事长是身价不菲的大老板,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他生活上不尚奢华,力行简朴。能用的物件绝不扔掉,有旧衣服穿很少添新的,有时他外出开会或有应酬,我常常为找不到一身合适的衣服替他着急。董事长经常起早贪晚光顾附近的垃圾转运站,对捡来的废旧物资如获至宝,有的经过擦擦洗洗、修修补补照样使用。刘万钧指着办公室里的衣服挂、穿衣柜、沙发、床铺、电风扇、办公桌椅、自行车等说,这都是捡来的。尽管有人对此疑惑不解,说他这么大的老板怎么这样“抠门儿”?董事长认为这些物件不是废品,更不该当垃圾扔掉。把它捡回来利用上,一方面保护资源不被破坏,另一方面也节省了开发新资源。做起来心安理得,不要在乎别人说长道短。刘万钧说。

亿万富豪却低调的定位自己的人生,对生活加倍珍惜。

“头上三尺有神明,宾馆里的水电我们是花了钱,但资源是国家和大家的,花钱也不要任性消费啊!”董配永说,任何时候都不要有“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的放纵心理。

董配永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限制生产和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建议”,旨在让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各种危害,树立生态环保的理念,自觉成为“绿色消费者”。

董配永“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铸就鸿基伟业,富而不奢,贵而不骄,灭私欲存善念、干正事做好人,慎独内省,不是做样子,不是为自己,是修为己身,积公共之德,造国民之福。

循环经济从开采“城市矿产”开始

董配永说,开采“城市矿产”,建设美丽中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重要任务。我国是人口众多但资源稀缺的国家,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当前资源和环境“瓶颈”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矿产”是对废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形象比喻。开发“城市矿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破解资源约束、化解环境风险的根本出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途径。

董配永经过多次调研得知,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也是每天产生垃圾最多的国家。按照人均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5公斤计算,全国每天就多达20亿公斤以上。还有无法细数的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等。垃圾里面有许许多多可以再生利用的资源。经济较为发达的北京,垃圾资源综合利用率仅为10%。天无弃物,特别是在资源短缺的今天,我们更要深化对“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认识,真正把“垃圾”最大限度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2017年3月,董配永便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垃圾回收和分类处理的建议。我国城乡每天产生的大量垃圾以及废旧物资,由于得不到有效处理而堆积如山,每年垃圾占用土地200万亩以上,污染流域大约2000万亩。同时,他还建议调整目前政策资金投向,把用于填埋、焚烧上的政策和资金,调整一部分投放到资源化处理利用项目上,“这样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董配永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抓好垃圾、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分类处理,再生利用,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董配永和他的华夏董氏兄弟集团对垃圾资源化利用,做了富有成效的尝试。

为了从源头搞好废旧物资分类回收处理,从2015年开始,华夏董氏兄弟集团所属企业都成立了废旧物资回收公司,最近又投资数亿元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在黑龙江省绥棱县,北京市东城区、朝阳区的五个街道办事处,开展了垃圾源头分类回收、废旧物资再生利用的合作;并在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集团在唐山依托马家沟矿建立起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已有各类加工企业30多家,从业人员2300多人。

早在2014年10月起,华夏董氏兄弟集团就在黑龙江省绥棱县开展了从源头搞好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试点。先后购置了3台餐厨垃圾回收车辆、20个饭店餐厨垃圾分装桶和600个家用餐厨垃圾分装桶,自行研制了垃圾分类设备。将塑料、橡胶、树叶、纸壳、旧衣服、玻璃、金属、骨头、动植物油等废品挑出来,资源化处理。对剩余的垃圾进行筛选,大量残余物通过生物降解技术,制成有机肥料,达到资源化利用。此项工作得到了黑龙江省“三供两治”办公室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2018年9月20日,集团绥棱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的员工姜淑芬对笔者说:“一开始觉得这个活又脏又累,让人瞧不起,觉得自卑,不想干;后来渐渐发现,废品,真的是一座非常丰富的资源宝库。”

据姜淑芬介绍,他们不仅从废品中挑出了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资,还通过拆卸、粉碎等分类处理拉长产业链,实现了这些物资的再次升值。“不到半年,我们公司的收益就达到全部股金的40%,每个人都有分红。”姜淑芬说。

开发转化利用好生产生活垃圾对于破解资源约束、化解环境风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华夏董氏兄弟集团以唐山马家沟矿和滦通公司为依托成立了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创办二手商品修复利用交易中心、机电设备、车辆设备拆解组装、橡胶、塑料、陶瓷、玻璃、金属、化工、有机餐饮食品、垃圾资源化利用等产业50多个项目,力争实现废旧闲置资源有效利用和垃圾的零排放、零污染。

再生资源利用,已是华夏董氏兄弟集团的战略发展方向。

2018年11月12日,笔者在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华夏董氏兄弟集团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看到了车水马龙,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垃圾分拣,建筑垃圾粉碎、制砖,工作人员在忙碌着。

刘万钧介绍说,该项目是参与北京疏解整治,开辟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主战场。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建设,2018年元旦正式投产。现已发展壮大为十八里店乡横街子村南、北基地,西直河村东、西基地,三间房乡基地等五大基地、十二大区域,现有员工570人,共有22套粉碎加工、机制免烧砖、混凝土搅拌设备,年处理建筑垃圾2100万吨,日产各种免烧砖16万块。还有3个废旧物资回收分拣中心在运行,目前已回收处理各类垃圾废旧物资15万多吨,正在形成“源头分捡、归类运输、园区处置、资源转化、循环利用”的闭环式产业链条。为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助一臂之力。

“金银非宝,资源为宝。”董配永的这种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我们初步计划利用5年时间,投资引资2600亿元,把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模式在全国部分地区复制推广,为社会节约和创造出无法用数字衡量的资源与财富。董配永说,并给出一组数据:

1、每回收利用1吨再生资源,可节约自然资源42吨,节约能源1.4吨标准煤。2013年我国再生资源九大主要品种回收量达1.64亿吨,相当于节约能源1.7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4亿吨,大大缓解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2、再生资源逐年急剧上升,市场潜力巨大。1吨废旧手机可提炼400克黄金、2.3千克银、172克铜;1吨废旧电脑可提炼300克黄金、1千克银、150克铜以及近两千克其他稀有金属等。

3、2010年美国的再生产业规模就超过2400亿美元,2015年中国再生产业规模仅6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城市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约40%,欧洲、美国回收率已达70%以上。

4、资源再生利用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每增加1000亿元产值,就会相应增加100万普通劳动者就业。开发“城市矿产”,对于扩大就业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把发展循环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

当笔者问及如何搞好垃圾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这个问题时,董配永认为,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资源环境、国计民生和民族命运的大事,理应上升为国家长远发展战略。

1、要强化思想认识,把垃圾资源化利用纳入政府行为,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排世界倒数第六位,将来最大的危机很可能就是资源危机。我们一定要有资源危机意识,及早地抓好原生资源保护和再生资源开发,把垃圾资源化利用纳入政府主导行为,上升为国家宏观战略。

2、国家应制定垃圾资源化利用、促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纲要,对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垃圾资源化利用属于公益性事业,尤其像现在为配合北京市拆违而诞生的建筑废弃物专业化处理企业,既有公益的性质,又是在帮助政府排忧解难,属于特殊阶段的产物,应该给予必要的保护。如果严格按照市政管理和环保要求,企业在处理生活垃圾和建筑废弃物上是很难达标的,应该在车辆运输、生产环境、作业条件等方面放宽管理,给予保护,确保正常运转。我想,对这样的企业进行保护是值得的,因为保护的不是某个人,也不是某个企业。而是一个为了环保做出无私奉献的企业,保护的是环保本身。

3、调整政策资金走向,鼓励支持垃圾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产业。要在土地、信贷、税收、设备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鼓励和支持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激发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积极性。要把每年花在垃圾填埋、焚烧上的数千亿资金进行调整,直接补给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产生的综合效益会更多更好。

4、严格控制原生资源开发,限制生产和使用一次性用品。

我们要通过开发利用好再生资源来弥补原生资源的不足,同时严格控制原生资源开发,决不能一边放弃非用即废的可再生利用资源,一边开发挥霍天生不足的原生资源,继续一而再、再而三地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错误。尤其要制定落实好限制生产和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政策法规,从而减少垃圾的产生。

5、要在全社会开展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的教育,倡导实行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杜绝人为制造垃圾的现象。我们要向全社会大声疾呼:为了保护资源环境,为了民族薪火相传,我们不能再浪费了,也浪费不起了!

人物小传:

董配永,男,汉族,1963年9月生,大专文化,华夏董氏兄弟商贸集团董事长、澳洲董氏集团执行董事;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致公党中央委员、致公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北京黑龙江企业商会副会长;累计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捐助资金、物资18.9亿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奖状”、“中国十大慈善企业”、“中国十大慈善家”、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致公党扶贫开发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获得者;先后四次荣获“中华慈善奖”。(作者:祝阅武、李慧芳)

[责任编辑:李莹]
能源
关注留守儿童
精准扶贫
绿色生活
低碳

关于华讯| About huaxun|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华讯公益| 合作伙伴|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hx@huaxunnews.cn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1

Copyright© 2015 Huaxun.All Rights Reserved